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常识资料  >> 政治   
政治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基政治常识习题(19)
http://www.jiangsugwy.org/       2015-03-02      来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1.“性善、性恶”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对立的概念,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下列话语属于性恶论的是(  )


  A.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囗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仁义忠信,乐此不倦,此天爵也


  2.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3.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其错误在于忽视了矛盾的(  )


  A.特殊性      B.斗争性      C.普遍性      D.同一性


  4.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com.cn/)解析 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解析】B。孟子主张性善论。A、C、D三项都出自《孟子·告子上》。均是性善论的言论。与孟子相对立的是荀子,他提出“性恶论”,“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就出自于《荀子·性恶》。他认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声、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经过教化,才能去恶从善。


  2.【解析】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即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


  3.【解析】A。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在方法论上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


  4.【解析】D。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从实践中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认识也跟着向前推进。题干中说的就是技术上的需要(实践)推动科学(认识)的前进。因此D项正确。


  5.【解析】B。客观实在性为物质所特有,意识并不具有,这是两大概念在内涵上的根本区别。列宁正是通过界定这一区别给物质下定义的。因此,B为应选项。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