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公告时事  >> 考试公告   
考试公告
从2020江苏公务员考试试题,看言语新趋势!
http://www.jiangsugwy.org/       2020-09-15      来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2020年江苏省考考了两道言语题,考点以及选项设置都很相似,从里面我们可以看出2个新思路:


  1. 逻辑关系词连接的两个句子只能比较其偏重关系,即哪一句更重要,这不代表另一句不重要。比如:A,但B。只能说明相较于A,B是作者想突出的,但不意味着A不重要。


  2. 正确选项只是4个备选选项中的最优选,而非文段本身最优解。

 

  下面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iangsugwy.org)直接带大家来看这两道题:


  第一题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形式,在书院发展的一千多年历史进程中,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向域外传播的窗口。书院之名起于唐代,由最早的修书、藏书的机构,逐步演变为具有教学、研究功能的场所。书院制度在宋代不断发展、壮大、成熟,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边陲小镇都可见到书院。不仅如此,书院还随儒学走出国门,在朝鲜半岛生根、萌芽、兴盛起来,对中国文化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文段就是典型的总分结构。首句为总:书院=文化象征+文化传播(偏重)。


  二三句的“书院之名...都可见到书院”是对“文化象征”的解释说明。尾句“不仅如此...”则是对“文化传播”的解释说明。


  原则上来说,我们应该选择表达“文化传播”意思的选项,但是意思符合的D项主语明显错误,应该是“书院”。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B. 书院所承载的教育及文化传播功能


  C. 书院与文明传承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D. 书院制度的影响遍布我国以及域外

 

  第二题


  语言和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故词语的借用自古至今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但当外来词汇进入一个国家后,当地民族会在适应吸收新成分的同时,不自觉地变异和改造其原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词会逐渐本土化,日久天长,源流模糊,体用隔断,变异迭生。一旦借词身上的“异域特征”在使用者的意识里淡化或消失,它们就会被当地人视为自己母语中的一部分。

 

  “但”字之前讲述了词语借用的“常见”,“但”字之后讲述了词语借用要“变异和改造”。


  理论上转折之后是偏重点,所以文意偏重表达词语的变异和改造,对比选项,D项明显意思错误,文段原文是外来词汇的异域特征淡化与消失,而非外来词汇淡化与消失,排除。


  B项则错在文中并未 说明改造词汇的具体方式方法,只表达了外来词汇会逐渐被改造这个结果,排除。


  再看A项,主客体颠倒,应该是本民族对外来词汇的影响,排除。


  那么只能选C项了,C项其实就是首两句“常见”+“变异改造”的同义替换,虽未表达出转折应有的偏重之意,但至少句意正确。


  而C选项文明传承≠文化传播,传播是由内向外,扩大范围;传承则是从上到下,一代代继承。


  所以我们只能折中选B项,虽未表达出偏重之意,但至少句意正确全面。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 外来词汇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B. 本民族语言吸收改造外来词汇的方式


  C. 外来词汇使用的普遍性及本土化过程


  D. 外来词汇在母语中淡化与消失的原因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