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测资料  >> 言语   
言语
江苏公务员网言语理解文章阅读习题精解(14)
http://www.jiangsugwy.org/       2010-05-31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 】              

    2004年12月26日,一场9级大地震激起冲天海啸,扑向东南亚、南亚、非洲12国,波及印度洋东北、西侧海岸,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太劫难。人们不禁要问,这一近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外的地震震中恰好处在欧亚板块的南缘,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沿印度样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其下潜速度只比一个人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稍快,约为6厘米/年,照理不会惹是生非。其实,地球上海沟俯冲带的性质并非千篇一律,有的海沟俯冲带,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在此比较顺利地下插至西面的菲律宾海板块之下,这里就很少发生强烈地震;而苏门答腊西南缘海沟俯冲带的“脾气”却大不一样。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斜插下去,它与上覆的欧亚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巨型断层带。如果二板块沿这条断层自由地缓缓滑动,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不幸的是,在深约5~50公里的一段断层带,上下两侧板块紧紧地耦合在一起;尽管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但这一段被称为发震带的断层却被死死卡住了。断层上方的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在北移的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年复一年,积聚起越来越大的应变能,以至于上覆板块前缘受力向下牵引而弯曲拱起。当应变能积累、岩石弯曲程度增大到岩石无法承受时,这段放锁住的断层终于突然断开,发生错动汩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意味着一场可怕地震的降临。

    有学者提出,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以6厘米/年的板块俯冲速率计算,这一段发震断层已闭锁了300多年,而在强震的刹那间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在地震瞬间释放出来,难怪它会使整个地球颤抖起来,甚至使地球自转稍稍变快,使地轴有所倾斜。而最可怕的是,这一断层的突然断裂,导致上千公里长的海底发生强烈的错动,就像一支巨手在浴缸底部猛烈地搅动,终使印度洋掀起滔天巨浪,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尽管人们对苏门答腊西南缘这类俯冲逆断层型地震的发生过程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及各种大地测量手段又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但迄今为止,对于发震断层处弹性应变能积累到何时才突然释放(即发生地震),依然是难以预测的。

    在北美板块西缘、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地区,太平洋东北部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向东俯冲于北美板块之下。上世纪90年代,通过大地测量业已发现这里的地面正处于弯曲拱起、( 1 )应变状态,地震学家早在数年前已警告说,在温哥华、西雅图附近地区,一场大地震正日益迫近。但研究者尚无法提出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推得越晚,( 2 )的能量就越大,不但地震发生的几率增加了,而且所发生地震的强烈程度也将更大(最近已有学者再度发出警告)。

    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新一轮大洋钻探计划已经作出战略部署,将选择一列板块俯冲带,从海底打一口深钻井,直抵发震断层带,同时在钻井内设置传感器,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这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地震如何发生,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填入(1)、(2)中恰当的词语是(  )
    A.积累  积蓄                                 B.积攒  积蓄
    C.堆积  贮藏                                 D.积累  储存
   
    2.下列对造成印度洋大地震直接原因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印度洋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到印尼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
    B.太平洋板块沿马里亚纳海沟插至菲律宾海板块之下。
    C.沿着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断层带,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自由、缓慢地滑行到欧亚板块之下。
    D.印度洋板块在下潜中与欧亚板块紧相耦合并被死死卡住,造成前缘弯曲拱起。

    3.下列对引发印度洋大海啸直接原因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强震的刹那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
    B.地球稍稍加快了自转速度,地轴有所倾斜。
    C.海底断层的断裂,错动,使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D.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刹那间释放了出来。

    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沟俯冲带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马里亚纳海沟,就很少发生地震。
    B.此次地震发生前,人们对地震的发生过程是有一定的认识且对板块的移动作出过定量的监测的。
    C.从大地测量的结果可知,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在增大。
    D.如果从海底打一口直抵断层带的深钻井,并在井内设置传感器,可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断层带两侧板块的耦合,卡住,将使应变能的积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地震。
    B.一旦全球定位系统更加完善,各种大地测量手段能对板块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将是可以预测的。
    C.如果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时,没有在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被卡住,就不会发生地震。
    D.发震带动态的长期监测,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和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将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答案解析

    1.【解析】A。储存、积攒和堆积多指实物;积累、积蓄可以和抽象的词语连用,也可以和具体名词连用,本文中指能量,因此用积累和积蓄。

    2.【解析】D。判断依据见第二段倒数1、2、3、5四句,只有D项是造成印度洋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3.【解析】B。本项虽为地震的后果,但不会直接引发海啸。

    4.【解析】C。A项依据在第二段第二句,原文为“强烈地震”;B项依据在第四段第一句,原文为“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作出过”有误;D项依据在最后一段,原文为“发震断层带”。

    5.【解析】A。B项依据在第四段最后一句,原文为“难以预测”;C项依据在第二段最句一句,不会发生强震并非不会发生地震;D项依据在最后一段,“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有误。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