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彭年,原名彭立珊,1923年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蓝田镇,中国着名慈善家、香港知名企业家、深圳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荣誉市民。2015年5月2日凌晨1时25分,余彭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3岁。5月7日,余彭年追悼会在深圳市殡仪馆举行,家属称遵照逝者遗嘱,将亿万遗产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关注慈善的人,对余彭年先生不会陌生,正如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潇代表余彭年故乡湖南发表悼词所说,“自己也是余彭年慈善事业的受益者。”“我们湖南人民以彭年先生为骄傲。”正是慈善的力量帮助如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潇一样的子弟,改变了命运,我们的社会都应为“裸捐第一人” 余彭年先生骄傲。
胡润百富榜的创始人胡润在参加追悼会时表示,余彭年实际上已经实现“捐够一百亿”的承诺。站在慈善的角度,余彭年先生的贡献足够被铭记,但在笔者看来,我们若能跳出数字“百亿”,或许更能体会和领悟余彭年先生对社会慈善事业的价值和意义。
慈善是社会文明的象征,这已经成为我们发展慈善事业的共识。着名学者加里·贝克给慈善下了一个定义:如果将时间与产品转移给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或组织,那么,这种行为就被称为慈善或博爱。从最基本的常识而论,人人都可以施行慈善,慈善是一种道德,是不能以捐资的多少而论高低的,古人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意在告知人们,只要有一颗善良之心,其行为就应得当赞赏。“裸捐第一人” 余彭年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但对其最好的记忆,不应停留在“百亿”的数字上,不是停止于简单的仰视和羡慕上,而是要转化为切实的行动,用我们的慈善行动来怀念余彭年先生,恐怕才是最好的选择。
传统慈善意识认为慈善的获益方只有受助者。但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表明,慈善与个人幸福有着明显关联,捐助者在慈善中也受益匪浅,每个公民都需要慈善。受助者不仅获得了物质援助,而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激励。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慈善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慈善可以缓解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和焦躁心理,使我们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生命的价值与真谛,而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庸俗生活的俘虏。
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状况,一方面反映了这个社会问题的多少,另一方面又反映这个社会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目前,慈善意识在我国尚未上升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距离全社会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现代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说:“人皆有同情即感受他人的痛苦的能力,这差不多是一种本能。”二者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慈善是人类的本能。只有在慈善之心成为个体和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时,才能让慈善意识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才能为人人皆慈善提供动力源泉。若我们都能像余彭年先生那样把慈善事业当作生命的一部分,何愁慈善事业不发展呢?
余彭年先生当年曾给湖南省捐赠了10辆进口三菱救护车,在两年后他却得知本应用于急救病人的车被改装成了某些领导的专用车。盛怒之下,余彭年将捐赠车悉数收回再转赠给某县的一家医疗机构,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转赠的救护车再次被挪作他用。今天,余彭年先生远离了我们,但如何运用好他留给社会的财富,同样是值得关注的,如果再发生类似有损慈善事业的现象,再多的捐款也无济于事,恐怕也会让地下的余彭年先生伤心吧?营造氛围,加强制度建设,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仍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站在培育和激发公众现代慈善意识的立场上,人人都可以成为慈善者,人人都可以体验慈善的乐趣,是社会的美好愿景,也是对余彭年先生最好的感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