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考将于12月17、18日笔试,备战省考的小伙伴,跟着江苏公务员考试网(www.jiangsugwy.org)来了解江苏考情,本文为大家带来A类申论篇。
相关阅读:一文吃透江苏省考考情 A类常识篇 B类常识篇 C类常识篇 A类言语篇 B类言语篇 C类言语篇 判断篇 数资篇
自2015年以来,江苏申论命题分为三类试卷,分别为A类、B类、C类。A类为综合管理类,B为行政执法类,C为基层类。本篇主要讲A类卷综合类相关考情。根据历年考情,A类综合类主要考察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相关热点话题。
下表为江苏近3年,A类(综合类)考情。
分析 2020 年-2022 年近三年考题,可发现 A 类卷题量维持在 4 道题,150 分钟内作答完毕。常考题型有单一题、综合题、公文题、作文题等,根据每年的考试命题热点,题型略有不同,题量保持不变。A 类卷常围绕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考察,如 20 年考察网络热点,“基操勿 6”、“网络热文”,21 年考察社会治理热点“绣花功夫”、“电子身份证”等热点话题,22 年更是考察到“快递小哥”、“EDG 夺冠”等最新的热点。故,同学们在复习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A 卷时,不仅要专注题目本身,更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多关注最新时事热点及评论。
下面就具体考情进行详细分析:
一、题型稳定
(一)通过近 3 年考情分析,材料作文题是必考题型,处于整套试卷的最后一题,分值为 40 分,字数要求为 1000 字左右。要完成材料作文,保证作文观点的完整性,不仅要参考给定的资料,还要参考全篇材料。
【例】(2022 年江苏省公考《申论》题(A 类))
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 7”中“如何更好地在变局中开新局,成为政府部门执政能力与管理能力的试金石”这句话的理解,围绕“新时代潮涌新职业,新业态呼唤新作为”这一主题,联系实际,写一篇对策性文章。(40 分)
要完成本篇作文,需优先阅读给定资料 7,同时围绕“新时代潮涌新职业,新业态呼唤新作为”这一主题,从材料 1-材料 6 中寻找相关要点。材料 1-4,材料 6 在前面小题中均已使用,材料 5 小题未用。故,需重点阅读材料 5,浏览其余小题,即可快速完成全篇材料的阅读。
(二)单一题也是 A 类卷常考的题型。所谓的单一题,即通过题干即可明白作答要素。单一题常考的作答要素有问题、对策、意义、原因、特点、变化等。
请你概括“给定资料 1-5”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15 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 200 字。
【例 2】(2009 年江苏省公考《申论》题)
请结合“给定资料 1、2、3、4”,提出应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对策性建议。(20 分)
要求:针对性强,方法可行,语言简洁,篇幅不少于 200 字。
【例 3】(2019 年江苏省公考《申论》题(A 类))
请归纳概括“给定资料 1”中媒体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20 分)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 250 字。
【例 4】(2020 年江苏省公考《申论》题(A 类))
“给定资料 1”勾勒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请归纳概括出我国互联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20 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 250 字。
常规要素有问题、对策、原因、意义,江苏省考中“对策”、“意义”要素考察频率比较高,问题要素考察频率较低。此外,近几年江苏省考中特殊要素考察频率比较高,特点、变化等要素要重点复习。
二、热点考察新颖
江苏申论材料紧扣当下时政热点,如 2020 年考察“网络新时代”话题,材料中涉及“世界互联网大会”、“区块链”、“在线课堂主播”、“网格化管理”;2021 年考察“基层治理”话题,材料中涉及“居民议事厅”、“疫情防控”、“网红县长”、“绣花功夫”、“社区拆迁”;2022年考察“社会新职业”话题,材料中涉及“蓝骑士”、“淘宝优惠券”、“北京冬奥会”、“职称评定”、“云购物”、“EDG 夺冠”。
同学们在备考时,要多关注政治、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党建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尤其关注评论员文章、热点事例等。
三、材料特点
江苏省考申论材料一般6-7则,综合考察了考生直接摘抄、归纳概括、分析推导能力。
以2021年申论A卷为例,第一道题用了前三则材料,归纳概括为 250 字,难度较大。整张试卷以事例型材料为主,开放性较强,作答时语义表达与阅卷规则相近或类似即可。材料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注重对民生民情的反映。材料列举了多个青年干部为做好民生服务工作的生动案例。他们深入基层,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创新民生服务方式,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2.结合疫情话题凸显时效性。材料对于疫情话题也有所涉及,例如疫情期间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盘活闲置劳动力资源,“河长制”利用二维码更新信息、增添服务内容等。
3.治理服务是主题。材料列举了部分干部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搞“凡尔赛文学”,空谈务虚,没有真正把民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有着虚假的政绩观,而与之对应的部分青年干部则深入基层,真正做到察民情、惠民生,在实践中践行为民服务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原则。
以上的三个特点要求考生需要对民情民生、政府工作有一定了解,凸显知民情、懂民意、解民忧的能力素养。
通过梳理,相信大家对于此次考试有了更深入的全面了解。最后,预祝各位考生朋友能取得理想成绩,成功进面、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