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放的社会应有开放的心灵。改不改国籍、改成哪个国家的国籍,这都是每一个公民的自由。因此,对那些更改国籍的人不应过多谴责,也不应强硬地把更改国籍和爱不爱国画上等号。爱国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将之理解为内心的一种情愫而不是仅仅将其局限在某个行为准则上。如果必须拥有中国国籍的人才可以“爱我中华”,那每逢中国遭遇危难,全球几千万华人的爱国行为又当如何解释呢?虽加入了外国国籍,但当中国需要时随时准备待命出发,这无疑就是一种爱国表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要持有正确的国籍观 B. 应以开放的心灵对待更改国籍的人
C. 更改国籍≠不爱国 D. 更改国籍是每一个公民的自由
2.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经济上乐于消费,政治上渴望稳定。中国目前的问题是中间阶层的规模还不够大,也不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开始面临失业的威胁。如果政府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B. 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利于扩大内需
C. 为什么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 D. 要培育和帮助中间阶层发展壮大
3.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面对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科学、实用和审美。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它事物。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于是,看见彩蝶翻飞,我们会疑为庄子的梦境;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我们会心生悲愁;而说到狐狸,我们则有如进入了花妖狐魅之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面对眼前的事物,要学会用审美的态度看待它
B. 审美是比科学和实用更高一层的看待事物的态度
C. 审美不单纯靠直觉,更多时候还有文化理念的参与
D. 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
4.在对美国总统政绩的衡量中,一般在没有战争等非常事件的情况之下,对外关系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 ,主要看的还是总统对美国本身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可是总统在处理对外关系上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B. 对外关系只要不犯什么大的错误,就过得去了
C. 人们还是习惯通过对外关系的处理来评价总统的实力
D. 即使在对外关系上犯非常大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民众的原谅
5.生命力旺盛的民族,是那些有自嘲能力的民族。自嘲能抗癌。人的一生要从居室中扔出多少垃圾!然而,人却往往不能从心灵中清除垃圾。倘若人永不从居室中扔出垃圾,该是怎样的情景?然而,人却往往不能为心灵中的淤塞而惊骇。
下列陈述中,不符合以上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
A. 自嘲可以预防、治愈癌症,使人生命力健旺
B. 一个民族若能鄙视自身弱点,就可能兴旺
C. 人想要进步,就得清除思想中陈旧的东西
D. 有龌龊欲念不可怕,但不能忽视它的危害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com.cn)参考答案解析
1.B【解析】文段主要强调应该以开放的心灵对待更改国籍的人。对此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是更改国籍是每一个公民的自由;二是更改国籍并不等于不爱国。B项全面地概括了这两个方面,因此本题答案为B。
2.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接着指出中国目前中间阶层规模不够强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问题。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要壮大中间阶层,即选项D。
3.C【解析】这段文字由朱光潜先生的话引出“审美”这一话题,并具体介绍了审美的两种情形,除了直觉的审美外,更多时候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与此一致的是C项。A项,审美只是看待事物三种态度中的一种,文段着重讲的是审美的两种情形,用什么态度看待事物并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B项,文段只说看待事物有三种态度,并没有就三种态度的层级进行比较,属主观臆测。D项“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文中没有论述,属过度引申。
4.B【解析】根据前后的承启性分析,这句话前面部分谈对外关系,后面部分谈国内问题的处理。B项是承上启下句,由它来衔接更合适。A项错在没有转折意思的地方用了“可是”表示转折,突然切断了通畅的语意链。C项错误在于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表述过于绝对,对外关系在总统政绩衡量中占比小,并不代表总统可以在这方面犯非常大的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5.A【解析】文中的“抗癌”是一种比喻义,并不是说自嘲就能预防、治愈癌症。依据常识可判断A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