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指导   
指导
申论素材积累:这四类主题金句,背了直接用
http://www.jiangsugwy.org/       2024-05-18      来源:永岸公考
【字体: 】              

  很多同学在准备申论大作文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文章通篇大白话,语言赘述、表达不清,急需金句加持,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永岸公考分门别类地整理了一份申论金句汇总,抄起来!


  主题一:青年人成长


  1.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总书记指出“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强调“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号召“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新时代人才成长指明了方向。


  2.“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一个人要成长成才,不能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读“无字之书”,在实践中经受历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3.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


  4.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还在“接地气”“沾泥土”中不断提升自我、快速成长。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树立科学的成才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把社会作为最好的课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成长为堪当大任、能做大事的优秀人才。


  5.人才成长没有捷径可走,要在迎难而上、接“烫手山芋”中砥砺心性、成长成熟。


  6.实践证明,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广大青年要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多经历“风吹浪打”,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


  7.人才成长不能囿于小我,要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生长、建功立业。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8.“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书写大我人生。


  9.今天,施展才干的舞台更加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更加光明。每个人都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主题二:科学思想方法


  1.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2.科学思想方法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善于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方法,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才能把得准。


  3.学好用好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我们就能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4.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5.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抓重点、抓关键、抓牛鼻子,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学思践悟中提升思维能力。


  6.思维能力强,就能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7.思想的光芒,照亮前行的方向。


  8.掌握和运用好科学思维能力,我们定能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华章。


  主题三:推动教育强国


  1.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2.纵观人类文明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3.要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自信,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加快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4.深入开展青少年读书行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5.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校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结构布局上先行先试,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6.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构建全方位的教师发展保障体系,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主题四:发展文化


  1.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增加高质量数字文化供给,需要秉持“内容为王”理念,加强数字文化内容建设,进一步丰富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要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进行全链条、全环节、全流程改造升级,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动起来”。


  3.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文化企业协同发展。此外,还须扶持一批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让其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等细分领域塑造比较优势。


  4.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的前提在于文化传承。“知所从来”,方有根基。自人类诞生以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就成为困扰无数哲人的问题。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打上了独有的精神烙印,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民,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形成了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一体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6.“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必须追本溯源,传承和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传承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历史智慧、汲取政治智慧,不断增进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开辟美好未来,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的题中之义。


  8.“传承”与“发展”犹如文化繁荣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有传承而无发展,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文化必然滞后于人民和时代的需求,湮没于历史的长河;有发展而无传承,缺乏支撑的文化势必掏空根基,成为经不起时代检验的空中楼阁。只有妥善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传承,做到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如此才能真正建成文化强国,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