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未必”法
申论考察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而我们在分析社会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很多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其实都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却“未必”“是这样”,于是就形成了社会问题。谈到这里,或许很多考生会感到不解,以下老师将用一系列实例为大家逐步分析这个社会问题的共同点,并分析如何使用“未必”法来拟出较佳的题目。
方法一:在应该“成立”的一对因果关系词之间添加“未必”二字
【范例一】
“有为”未必“有位”
——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拟题分析:“有为”和“有位”本身就是互为因果的,正常的情况下,“有为”的人是应该要获得相应的“位置”的,但如果这个应该 “成立”的因果关系却“未必”成立时,就会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了。就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是属于“有为”的群体,但是就业难这个现象让他们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这个社会问题的矛盾所在了。考生如果以这个角度来作为自己的题目,无疑就准确地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所在。
【范例二】
安全检查未必安全
——关于“S-K II”事件的冷思考
拟题分析:这个社会问题讲的是在我国销售的日本化妆品“S-K II”可能对人体有害这一事件。印象中,不少国人对这个事件的主角——日本化妆品的生产厂商非常地痛恨。但痛恨之余,我们也要自我反思,如果“S-K II”真的对人体有害,首先应检讨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毕竟“S-K II”已进入中国销售多年,而且一直是合法销售,即每一年进口的日本化妆品都是经过我国有关海关部门的安全检查才得以进口,但现在告诉国人,通过我国“安全检查”的商品却是“不安全”的,这又如何解释呢?所以需要加强的恰恰是提升我们自身“安全检查”的安全性问题了。
方法二:在一个“四个字组成的词语”中间添加“未必”
【范例】
“开拓”未必“创新”
——国有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重视“硬件”而忽视了“软件”
拟题分析:在我们的词汇中,开拓创新原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词汇,“开拓”与“创新”两种含义是缺一不可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常常是做对了一半,忽视了真理的另外一半,于是社会问题就产生了。戴斌老师认为题目中所谈到国有企业改革也是一样,不少大型的国有企业在应对加入WTO之后的机遇与挑战时,更多地是采用大规模扩张的方式,就像不少做家电的企业竟然要进军房地产业,做电脑的企业想去做手机业务,一味地强调“开拓”,以为“开拓”就等同于“创新”,常常忽视企业的“软件”建设,忽视了“创新”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建立在企业“软件”发展的基础之上。于是我们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开拓”未必“创新”这个题目表现这个社会问题的矛盾所在。
方法三: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间添加“未必”二字
【范例一】
“可承受”未必“可接受”
——从我国听证制度说开去
拟题分析:在一些人固定思维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将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相互“混淆”,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在听证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次谈到“提价”,提价者常常首先将人民可以“承受”价格提升,同义“偷换”为可以“接受”价格提升。很多的社会问题的矛盾关键常常都是“一字之差”。而这种“一字之差”,考生可以用“未必”二字将其相互连接,含蓄地表达我们的质疑。
【范例二】
“价高”未必“质高”
——消费不能只看“价格”
拟题分析:这个题目谈到的是消费者消费意识中存在的误区。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片面地追求高价商品,错误地认为“高价的商品”一定质量高。这种消费观念常常引致许多消费者权益的受损,如每年中秋时常在各地出现的“天价月饼造成食物中毒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范例三】
“合法”未必“合理”
——城管的合法执勤也应该“合理化”
拟题分析:这个题目谈到的是城市管理问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于城管人员暴力执法的投诉时有发生,问题关键在于,城管人员的执法行为是“合法”的,但如果采用“暴力”的手段去执法,就存在不“合理”之处了。
第二节 提问法
在写申论文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在文章中主动寻找并提出问题,而申论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了要考察考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拟题目时选择提问方式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重要报纸的评论性文章中,也有大量使用提问方式来拟题目的评论文章,这个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本节中,老师将以范例的方式为大家示范如何使用提问法拟出较佳的文章标题。
【范例】以2005年国家公务员(微博)考试申论真题所涉及的“农民增收困难”为例
我们先初步拟一个简单的题目:农民如何实现增收?
推敲思路一: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题目太简单了,我们可以做简单的推敲,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发现题目中有三个要素,一是主语“农民”,二是谓语“如何实现”,三是宾语“增收”。再这三个要素当中,主语“农民”是不能改动的,因为主语改动将导致整个题目意思的变化,二谓语是从属于主语和宾语的“搭配类”要素,所以也无法改动,唯一可以做出变化的就是“增收”这个要素。
推敲思路二:紧接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增收”这个要素的内在含义,我们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农民要增收主要是靠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们可以换一个类似角度:农民主要是从事什么工作?“农民”,顾名思义,当然是从事农业工作。而农业工作再什么情况下可以使从事者获得最大的利益?当然就是在单位面积所种植农产品实现“增收”的时候了。然后,我们再思考一下,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主要和哪些因素挂钩?我们可以回答:土地的肥沃程度、气候、农业科技的发展。而前面两个因素“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气候”实际上属于客观因素,有其特点规律,近年来产生巨大变化可能性不大。但是“农业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可以说是不断前进的,因为自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科技退步的现象。科技的发展包括 “农业科技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可以说从这个逻辑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总体而言是增加的。
推敲思路三:如果我们可以确定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总台而言是增加的,那么就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农民是再增产的情况下,却不能实现增收。于是,我们终于发现问题的矛盾焦点,我们不能认为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是农产品的产量在减少,而恰恰相反,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却不能带给农民实际的优惠。这最大的可能只有两个,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反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二是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农产品出现滞销。于是,我们的题目就可以从这个矛盾焦点入手,找到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关键在于:增产却不增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实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而对于“很奇怪的现象”,建议考生可以用一个词做一个“同义替换”,这个词也是我们常常再文艺作品中见过的——“怪圈”。
分析示意图:
农民如何 实现 增收
↓ ↓ ↓ ↓
农民 如何走出 增产不增收 ( 的怪圈 )
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农民如何实现增收?”通过简单的推敲,转变为“农民如何走出增产不增收的怪圈?”之后,整个标题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考生在使用“提问法”拟标题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地做出引申,找到问题的矛盾焦点所在,再用疑问的语气在标题中予以强调,效果就会比较地好。
第三节 国策命题法
在申论写作过程中,国家政策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从公务员考试的本质来看,这门考试就是为了寻找合适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才,而公共管理是必须要在国家政策这个大的框架内进行的。因此,如果考生在文章的标题中就直接选择“国策”作为切入点,无疑是非常切题的一种拟题技巧,对此建议考生可以考虑在拟题目时使用国策命题法。
或许很多考生对国策不是特别地熟悉,在本节中,老师将为考生介绍一个“万能的”国策题目,以帮助大家尽快熟悉如何使用国策来拟出较佳的题目。
“万能”国策题目: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之路
“万能”国策题目的套用:
(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药品监管 之路(01年国考申论话题)
(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网络监管 之路(02年国考申论话题)
(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安全监督 之路(03年国考申论话题)
(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汽车工业发展之路(04年国考申论话题)
(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农民增收 之路(05年国考申论话题)
(6)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土地征用 之路(07年国考申论话题)
(7)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能源开发 之路(08年国考申论话题)
(8)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产业升级 之路(09年国考申论话题)
(9)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海洋开发 之路(10年国考申论话题)
(10)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农村教育 之路(11年国考申论话题)
或许敏锐的考生会发现,上面好像少了关于“06的国考申论话题——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的套用,对于申论话题是“建立某项机制”的情形,实际我们可以把这个题目略作变形就可以套用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中国特色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06年国考申论话题)
第四节 主题拆分法
“主题拆分法”主要是要求考生先找出一个可以“拆分”的“主题词”,然后“拆分”后的词汇与原来的“主题词”一道组成一个切合题意的题目。这个方法是好用的一个方法,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必须是可以“拆分”的“主题词”才可以使用这一方法,因此考生必须要选择好适当的“主题词”就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了。
这里首先我们介绍一种常见的套用模式:“AB”不能“A”而不“B”
备注:“AB”指的是选择出来的“主题词”, “A”和“B”分别指代被拆分出来的两个词。
【范例一】我们先选择05年国考的申论话题:农民增收困难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农民增收困难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增收”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增收不能“增”而不“收”
题目含义: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是粮食“增产”却没有“实际收入”的增加。
【范例二】我们再选择07年国考的申论话题:农村土地征用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农村土地征用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征用”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征用不能“征”而不“用”
题目含义:农村土地不能被“征收”之后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寓意07年国考申论材料中的“存量土地”问题。
【范例三】我们继续选择08年国考的申论话题:能源开发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能源开发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开发”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开发不能“开”而不“发”
题目含义:能源开发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开拓”当地能源资源,而忽视了要使当地经济的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说到这里,或许敏锐的考生又会发现,怎么又少了06年国考真题的套用呢?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老师一开始也希望继续使用“主题拆分法”尝试破解06年的申论话题,而06年国考的申论话题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在这个主题句当中,似乎没有哪个词可以做拆分,比如“突发”不能“突”而不“发”,似乎有些不伦不类。
后来经过一番研发,终于在另外一个角度,找到我们的答案,考生请看下面的范例分析:
【范例四】我们选择06年国考的申论话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
推敲思路: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事件”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事件不能事(视)而不件(见)
题目含义:突发公共事件的解决需要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在事件发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应该建立相应的责任监督机制,使得有关部门的管理者能迅速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
备注:实际上,上述这个题目的草拟,使用的是谐音法的方式,这个拟题方法,我们在本章的第十节还将专门论述如如何使用“谐音法”来拟题目。
第五节 置换法
“置换法”与“主题拆分法”不同,主要是要求考生找到一个“主题词”,然后把“主题词”的“一部分”做一个置换,换成另外一个词。然后把“置换出来的词”与原来的主题词“串联”成一个有逻辑关系的题目。
【范例一】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词——“消费升级”,然后看下面的分析图:
消费 升级
↓(置换) ↓(保持不变)
“消法” 升级
组合成一个新的题目:
“消费升级”呼唤“消法升级”
——消费者权益需要新的法规来保驾护航
题目含义: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的也在不断升级,老师认为原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可避免地也需要随之升级,以适应消费者权益保障需求的变化。
【范例二】我们确定另一个主题词——“中国制造”,然后看下面的分析图:
中国制造
↓(保持不变) ↓(置换)
中国创造
组合成一个新的题目:
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
——谈民族品牌的构建问题
题目含义:一直以来,我国都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made in china”可以说遍布世界各地,但由于近年来国际贸易壁垒不断涌现,老师认为我国的生产业和制造业都面临重要的转型——必须构建自己民族品牌,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所以,许多国内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应该将 “”逐步过渡到“中国创造”。
第六节 重点词法
“重点词法”主要是要求考生先找到一个主题词,然后在这个主题词中寻找一个更为“核心”的词或字,然后单独将这个核心词(或核心字)抽离出来,然后与原有的主题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逻辑关系的题目。
这里我们可以给出两个固定的搭配模式:
固定模式一:“AB还要A到何时?”
固定模式二:“AB究竟A在何处?”
备注:“AB”指代的是我们寻找的主题词,“A”指代的是从主题词中抽离出来的核心词(或核心字)
【范例一】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词——“环保盲点”,然后套用我们的固定模式一:
环保盲点 →(抽离关键字) “盲”
↓ ↓
环保盲点 还要 “盲” 到何时?
题目含义:很多时候,老师认为在解决环保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环保盲点”,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环保政策执行不力的地区经常会出现在“环保盲点”的名单上,于是我们可以用——“环保盲点还要‘盲’到何时”这一题目表达我们的质疑。
【范例二】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词——“热门楼盘”,然后套用我们的固定模式一:
热门楼盘 →(抽离关键字) “热”
↓ ↓
热门楼盘 还要 “热” 到何时?
题目含义:近年来,房地产业不断升温,许多房地产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热门楼盘”,以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但细心的购房者常常会发现,某些“热门”楼盘却销售了很长时间却还没有销售完毕,这时候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热门楼盘还要‘热’到何时?”
【范例三】我们先确定一个主题词——“看病难”,然后套用我们的固定模式二:
看病难 →(抽离关键字) “难”
↓ ↓
看病难 究竟 “难” 在何处?
题目含义:近年来,看病难问题一直是大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当我们每上一次医院就要面对“如临大敌”的窘况时,我们或许会问:为何经济不发达的时候,看病容易,现在经济发展了,为何就出现“看病难”情况呢?看病难究竟“难”在何处?
经过同样的推敲,我们还可以用同样的模式,拟出以下题目:(1)看病贵究竟“贵”在何处?(2)上学难究竟“难”在何处?(3)上学贵究竟“贵”在何处?
申论更多作答思路和作答技巧,可参看2012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