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与时政热点是密不可分的,而时政热点是考生们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但是很多考生在对时政热点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专家指导考生科学复习时政热点。
一、认知时政热点
首先,考生要清楚到底什么是时政热点,或者说时政热点包括哪些内容。大多考生对很多内容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时政热点”是指当下发生的关乎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公共影响力的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事件。例如前一段时间的富士康12连跳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是热点。
“热点就是押宝”,这是对热点认识的最大误区。考生要先弄清楚材料和申论考试的关系。申论考试,从卷面上看只有两部分:作答材料和作答要求。而符合作答要求的答案直接或间接地出自材料。由此可见,申论考试中的材料是考试的全部“谜团”,考生的任务就是要破解谜团,获得答案。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重要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考生破解材料的能力,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无论碰到什么材料,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关于热点和材料的关系,首先用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这是一个社会民生建设方面的热点,和这个热点有关的事件可以是金融业高管的薪资水平问题,或者是2011年6月18日,国内首份民生报告《201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必须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构建和谐就业环境;落实教育远景蓝图,实现公平与均衡教育发展目标。”此外,2011年6月,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关于本市稳定物价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议意见》中也有与此热点有关的内容。而材料就是这些事件的载体。热点是有限的,但是与热点有关的材料却是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也就是说,热点是可以复习的,但是申论材料却是没有办法预测的,也没有预测的意义。而申论考试的根本恰恰是根据材料作答。所以,专家认为,热点复习完全是一种正常的考试内容复习,而不是一种投机性的押宝行为。
二、复习时政热点的目的
热点的复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的不同点在于热点复习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议论文的丰富度,它可以把考生从相对枯燥的试卷题目中拉到相对生动的社会现实中。这本身也符合申论考试最本质的要求: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从考生的立场来说的,复习时政热点其实是一个熟悉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过程,接触的热点越多,自身材料的积累也就会越丰富。事实上,自身材料由少到多积累的过程也是考生向申论考试卷面上的给定材料无限接近的过程。
三、时政热点复习方法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热点的复习和时政新闻杂志及政府、领导人的报告的阅读是统一完成的,下文专家所述的方法既是看热点杂志的方法,也是考生进行热点复习的方法。
时政新闻杂志里面的内容一般是对社会上发生的经典案例和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论。考生在看这些文章时,第一步要先弄清它讲的是什么事件,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全部的背景资料才能有助于考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第二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了解上,还要去深入地剖析它,反复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让我去解决我如何做或者是政府应该怎么做。这一步骤表面上看属于申论考试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质上则是一个提高考生社会认知能力的过程,而这一能力正是申论考试要考查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第三步是扫尾工作。考生在认真思考后,要能把自己的所想所感用标准语言写出来。然后还要多留意与此相关的政府政策或者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包括一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并摘抄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这些材料是复习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其次,对一个热点进行透彻分析、记录和整理,它的作用和做一套试题是一样的;最后,它还可以锻炼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热点的复习一定要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在了解最新政策的动向上,如果用旧政策来解决新问题,就会犯原则性错误。例如公平和效率的关系,2008年某地方公务员考试,要求就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写一篇文章,考生可以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今天,这样的做法就是错误的,早在十七大的时候,领导人就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公平问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没错,但是已经过时了。这就是热点复习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申论更多作答思路和作答技巧,可参看2012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