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指导   
指导
2012年申论指导:申论审读材料的原则和要求
http://www.jiangsugwy.org/       2011-05-20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 】              

    一、审读材料的原则

  申论考试首先给出4000—5000字左右篇幅的基本材料,后面的三部分问题都是建立在这个材料之上的。因此,审读给定的材料是应对考试的首要任务。认真、深人、准确地读懂材料,是同答三部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所谓审读材料,就是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的审定,以及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审视、分析、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步同答问题做好准备。重点是后一个方面。因为对应试者来说,在阅读本书时就已经完成了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的审定任务,只需要审读给定材料就可以了。而在审读材料时,既要审读材料的内容—这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也要审读材料的形式,包括给出材料的方式、范围和文体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准确理解题意,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

  审读材料是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关口。审题失误,造成文不对题的,在2004年的公务

  员录用考试中不乏其例。


  二、审读材料的要求

  (一)审清材料的思想内涵

  材料的范围广泛,有名人轶事、格言警句、故事寓言、书信漫ICI、人物对话、社会生活概述、自然现象介绍等。要想审清材料的含义,首先就要审清材料的思想内涵

  审清材料的思想内涵,可以通过材料中体现观点的关键语句来寻找。

  有的材料没有关键语句来揭不思想性。例如一个故事、一则事例、一种现象、一段对话、一幅漫ICI等,那就要挖掘材料蕴涵的本质意义,透过字面,概括出材料的内涵,来把握材料的思想性。例如下面这个故事:

  我国足球明星柳海光,在参加奥运会足球预选赛期间,他的父亲病重住院,柳海光无法照看父亲)这时有12个青年球迷自动组织起来,轮流照顾他的父亲)医院的护士不知内情,看他们细心照料的情景,对人说:这位老人的儿子们真孝顺!

  有的应试者看到故事中照顾老人的表面现象,便把这则材料概括为尊老,这并没有把握住材料所蕴涵的本质意义。应该想一想:12个青年球迷为什么要照顾这位老人?因为他是足球明星柳海光的父亲。他们照顾柳海光的父亲,从本质上说是出于对柳海光的热爱,希望柳海光能安心踢球,使中国足球能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国争光,这也体现了12个青年球迷对祖国的热爱。所以,如果要根据材料,自拟题日写议论文,下面几个标题才能准确地体现材料的思想性:

  (1)没有参赛的足球功臣;

  (2)军功章上也有你们的一半—评上海十二个球迷的故事;

  (3)同样能为国争光

  理解有些材料的思想性,不能被自己头脑中的传统看法所束缚,要跳出一些流行观点的框框,善于反思。再例如下面一则事例:

  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十分紧张,她宁肯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在专业上成绩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歌舞团不得不决定调她到文化馆工作,用团长的话说是专业退休)这位演员做出了这么大的栖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

  有的应试者读了这则材料,可能会批评这位演员练功的方法不对,或者指责歌舞团团长不该调动她的工作,甚至认为她不应忍痛离开舞台,要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从传统观念出发的想当然,是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我们头脑里的传统观念是:凡有志者,经过苦练,必能成功。事实上,事业上的成功固然要靠主观努力,但也离不开许多客观条件,有时候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不具备,那么个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是难以获得预想效果的。所以,和流行的有志者事竟成的说法相反,这则材料蕴涵的思想内涵是:有志者事未必成。主观努力并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正如这位演员选中了从事舞台艺术这个专业,可是这个专业却没有选中她。因此,读了这则材料之后,应当获得这样的启不:当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能实现时,及时地调整志向,选择更合适自己发挥特长的专业,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才能对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果我们只从有志者事竟成出发去理解材料,不通过审视材料本身来对些流行的观点进行思辨,也就无法准确把握这段材料蕴涵的思想性了。


  (一)明确材料的隐喻义

  有些材料具有比喻和类比意义,这类材料给出的可能是故事、寓言、格言和自然、社会现象介绍,透过材料表面的荒诞夸张来审视材料的隐喻义,把握材料表现的事物本质特征来明确材料的隐喻义,就不会就事论事、言不及题了。明确关键语句的隐喻义,有时可成为理解整段材料隐喻义的一把钥匙。格言的语句总是简练、概括、富有哲理的,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关键同语来把握隐喻义。

  对有的材料要综合审视,既要概括全篇中心,又要理解关键同语和句子,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隐喻义。

  一般来说,用含有隐喻义的材料写议论文,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展开联想,去思考相似的社会生活现象或包含相似道理的一些事物。同时就能理解:写这类议论文不能光停留在对材料隐喻义的挖掘上,要引申开去,着重论述所联想的事物或现象,而准确揭不材料的隐喻义,找准两者的相似点,立论的第一步就不会偏离题意

  在申论考试中,给定的不是一段材料,而是几段材料,这就需要按照上述方法理解每一段材料的含义,然后根据题日要求,领悟各段材料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归纳整理,提出方案,发表议论

  审清几段材料的共同点,是使文章中心明确、议论不脱离材料的前提;理解几段材料的不同点,可从材料的比较分析中活跃思路,挖掘新的角度,使议论趋向深人。所以,就提供几段材料写议论文来说,对材料的析同审异工作必须特别仔细。对我们来说,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审清一段材料含义的基本技巧,那么,参加考试多看几段材料,再根据要求来审清它们的含义,也就不是困难的事了。


  (二)注意供料作文的思辨性

  思辨性是供料作文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供料作文应试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写作原思辨性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要注意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3)要注意发散和集中的关系;

  (4)要注意理性与文采的关系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