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指导   
指导
2011年申论备考:如何解除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阅读的魔咒
http://www.jiangsugwy.org/       2011-02-18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 】              
阅读材料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不可回避的话题,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把握住材料的信息?国家公务员网从公务员考试申论阅读中的问题切入,阐释了如何解除申论阅读的魔咒。


  一、公务员考试阅读中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读得那么乱?


  (一)材料的数量庞大

  随着公务员考试竞争日趋激烈,申论命题日益完善,考试难度也在日益加大。难度加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申论材料字数的增加,以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为例,其历年试题的材料字数如下:

年份 字数
2000年     约1500字
2001年     约1600字
2002年     约2300字
2003年     约4500字
2004年     约4100字
2005年     约3700字
2006年     约8800字
2007年     约6400字
2008年     约5800字
2009年     约6500字
2010年     省级以上约6200字
    地市以下约6000字

  从材料的字数上看,2002年到2003年有一个跨跃,2005年到2006年又有一个跨跃。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让考生大为头疼,材料太多太复杂,很多考生都没有答完,该年的命题也受到很多方面的批评,一些命题的专家认为不应该把考试的重点全部放在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上,这样过于片面,也限制了考生的发挥。2006年之后,对材料的内容字数做了一个调整,基本维持在6000字左右。

  (二)题干的字数在增加

  2006至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题干字数如下表:

 

年份 题干字数
2006年     约270字
2007年     约540字
2008年     约760字
2009年     约1100字
2010年     约440字

  可以看到,从2006年到2009年,申论题干字数呈递增趋势,虽然2010年的题干在字数上减少了,但是提问方式却有很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阅读题干需要比阅读材料更加仔细,所以阅读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减小。尽管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有两个半小时,但很多考生在考试时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这与没有把握好阅读的节奏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上述两个都是客观因素,这两个客观因素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1.读得过慢。因为材料的内容比较多,很多考生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逐字逐句地去读,结果导致答题时间不足。

  2.读得过快。一些考生看到材料这么多,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对材料进行飞速的浏览,结果对材料的内容把握不准确。还有一些考生开始读得太快了,余下了很多时间,但是后来又发现了很重要的问题,结果补充已经来不及了。

  3.注意力分布不均匀。一些考生开始时读得很慢,后来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就飞速地阅读,结果是读得认真的地方就印象很深,没有读到的地方没有什么印象,导致答题时出现偏颇。

  4.精力容易分散。容易出现读到后面,忘记了前面的问题。还有就是很难把握材料的中心,不知道材料的重点。

  5.心理压力重。尤其是2006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一看到有那么多材料,先就泄气了。因为以前练习的材料都是在3000—4000字的,突然看到8000—9000字的材料,就不知所措了。


  二、解除公务员考试申论阅读的魔咒——阅读的辩证法


  (一)多与少的辩证法

  材料多是坏事吗?上文提到,申论材料的数量多会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很少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材料多就一定是不好的吗?很多考生会说,反正不是好事。我们很多时候可以反过来思考,申论大文章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考生字数写不够的情况,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角度,观点也不新颖。材料多不就恰好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提供了更多的写文章的切入点吗?文章是如此,其他题也是如此,所以看到有很多材料应该感到兴奋,而不是为难。

  (二)舍与得的辩证法

  材料很多是个麻烦,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阅读,在材料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意忽略掉一些东西,甚至丢掉一些东西。这样讲起来很抽象,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国家公务员考试2006年申论考试的第一题是: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前文说到,这篇申论的材料非常多,仅D部长的讲话内容就有5000多字,要用500字以内的篇幅来概括,我们是不可能把他讲话的每一点都说到的,所以我们必须舍弃掉一些东西。哪些东西要丢掉呢?我们对比一下下面两段材料就清楚了:

  材料一:D部长: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引起人们对政府公共职能的反思。二战以后,由于工人、黑人的参战,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社会保障,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自称为“福利国家政策”。这种情况下,由于人口规律的不熟悉,过于乐观,导致西方社会保障标准过高和经济不可持续的问题。在撒切尔、里根时期提出反思,要求社会保障家庭分担一部分,政府只承担最低的社会保障责任。

  这个改革是必要的,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现在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好像所有的公共服务职能都可以市场化一样,就走过头了。非典不仅提醒我们疾病防治的公共职能,也提醒我们普及教育、社会救济包括防灾减灾,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否都能够市场化的问题。我们鼓励民间机构、非政府机构、公民积极参加,而不是政府放弃责任,让民间机构、非政府机构、公民自救,这是非典给政府带来的最大的启示。

  材料二:网友“望穿还是枉乐”: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

  D部长:这属于社会根源的问题。比如伊斯兰教在麦加的踩踏事件,和印度教在神庙的大型活动的踩踏事件是类似的。中国存在佛教的问题,但是喜庆活动、节庆活动中,发生悲惨的踩踏事件属于政府对组织工作的不力。

  网友“二月份的那场雪”:北京大雪堵路到下雨不愁的变化,体现出来哪些方面的转变?

  D部长:北京大雪堵路和大雨塞车都是存在的,大雨是我们的地下水系统不好。北京大雪是由于机动车增加太快,同时出了很多新手,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原因,属于经验问题。北京的交通确实存在很多瓶颈,这是交通部门的问题。

  很多国外的专家提出,北京的环形路不少,但是放射性状的路太少,不利于疏散交通。这是需要在城市规划体制下解决的问题。另外就是扫雪的问题,过去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改革开放以后,要求各单位自扫门前雪,这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

  可以看出来,材料一要比材料二重要,并且要重要得多。材料一需要精读,材料二只是在举例子,可以说不是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而题干要求概括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所以材料不是略读,而是不读!我们只用扫一眼就带过去了,用几十秒甚至十几秒的时间就读完了,然后就可以判断将这段近400字的材料舍掉,这时我们就得到了答题的核心内容,并且赢得了时间。哪些材料需要精读,哪些材料可以略读,哪些材料可以不读,既有一些普遍的原则,也要看不同的情况。具体的可以参考后续的关于阅读材料的方法。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