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是指我国现在面临着的一些关系到全局的,引起民众普遍关注的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专家提醒:由于一般热点问题集中表现为突发问题。政府在此类事件的处理中起主要作用,若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成公共事件。因此,此类题目经常成为申论的出题点。2007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关于网络募捐的问题。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关于群体性事件问题均属于此类题目
背景材料:
(一)最近一段时期的网络舆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跨省追捕王帅案”、“罗彩霞被顶包案”、“巴东官员被杀案”、“富家子飙车案”……相关事件一披露,便引发了网络的强烈关注,其中不少事件经由网民的压力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或是取得了原本不太可能有的进展。
(二)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接连发生,引发了很多基层干部的思考。很多基层干部常说:网民总是喜欢关注干部的错,总是喜欢把个别干部的错在网上扩大化,总是“曝干部丑不曝干部美。一个干部出现问题后,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网民一起通过“人肉搜索”,合力给出事的干部画上一幅非常丑陋的“画像”。一位应城市民向市长信箱反映问题,却得到“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来面淡(谈)。”的回复,遭到网民潮水般的抨击。(《新京报》8月22日)
(三)从7月21日至8月2日,湖北的熊忠俊在互联网上针对杭州“5·7”交通肇事案发布了《荒唐,受审的飙车案主犯“胡斌”竟是替身》等9篇文章,捏造肇事案出庭被告人胡斌是“替身”的谣言并不断发表各种所谓的“证据”,持续不断地炒作“替身”谣言。其间,负责审判“5·7”交通肇事案的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和负责监督法律实施的检察机关先后通过媒体澄清事实,但熊忠俊继续在网上散布“替身”谣言,污蔑司法机关和媒体作假包庇。
鄂州市公安机关查明的事实及获取的证据均表明,熊忠俊利用互联网捏造、散布“胡斌替身”谣言,引发网民猜疑,误导公众舆论,扰乱公共秩序,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上述违法行为,熊忠俊供认不讳。鄂州市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之规定,于2009年8月21日对熊忠俊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作答要求:概括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要求:概括全面、对策具体可行。字数不少于600字。
专家解析:材料一主要讲述了近段时间网络关注热点以及网络监督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事件得以妥善解决。材料二主要讲述了部分官员对网民“暴丑”的行为表示不满。材料三主要讲述了网络舆情的负面作用:信用危机
做这类概括问题的题目时,要先找出阐述问题的段落,对每段的意思进行概括,然后总结归纳,上升到一定高度进行作答。
作答参考:
由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监管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又在可信性方面存在着问题:
首先,网络提供的沟通渠道狭窄。部分官员无法正确看待网民对他们的“暴丑”行为。
再次,网络秩序不规范,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网络帖子良莠不齐,有影响力“假贴”不仅使网络的公信度和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事实证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增多,网络日渐成为人民实施监督权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网络监督应该在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
1、政府官员应对网络言论给予充分重视。对在网上引起热议的问题,首先要第一时间给予积极的回应,并标明政府对事件本身的态度。再次对事件的处理过程,包括调查取证、相关责任人责任的追究等要给以充分的公开,并在这一过程中广泛争取群众意见。
2、拓宽舆论监督渠道,落实好相关责任问责制。广开言路,借鉴网络“人人拥有发言权”的优势,在干部亲自调研或者信访办日常工作中,让民众畅所欲言。健全信息反馈机制,把“市长热线”“市长信箱”等的作用落到实处,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对于群众反应的重大问题依据其性质,落实具体的处理机构。并对处理结果实行问责制。
3、加强对网络舆情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做好对网络的引导和监管。政府各部门要依据政策法规,引导舆论,改变被动,使舆论向着合法理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对网贴要依法进行监管,净化舆论环境,对于造成恶劣影响的假贴、乱贴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