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新闻发布会于24日晚间在温州召开。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答记者问环节,充满信心地表示:“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我们仍有信心。”
笔者认为,在动车追尾事故原因并未查明之前,这样的表态是不严谨的。
诚然,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之后,人们对于铁路交通状况会产生疑虑,对于运行不久、技术上本就被人质疑的高铁,也会产生更多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铁道部需要给人们以信心,但笔者以为,给予信心靠的不是口头上,而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高铁运行以来,小状况不断。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杜峻晓前不久在《铁路工程师为何不愿坐高铁》的文章中所披露的,有位铁路工程师去年退休离开工作岗位时表示:“我这辈子出门坚决不坐高铁。”
杜峻晓当然不是要泼高铁的冷水,更“并非盼望高铁出事”,而是出于对“中国高铁发展很快”的担心,因为,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快,是那种"大干快上"的快”。显然,高铁“快”不是问题,而“"大干快上"的快”则前车之鉴实在太多,让人总是心有余悸。
据杜峻晓引述,专门修铁路的中铁某局一位朋友说,在发达国家,修一条高铁运行的路线要花费较长时间,铁轨铺好后,要让其自然沉降,再沉降,还要通过各种检验,确保铁路不会出问题。我们的工程质量真的不敢打保票,有些工程就是典型的“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还有些工程连“三边”工程都够不上。
而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周翊民也曾向媒体表示,“国外的高速列车只有经过3到5年的实际运行实验才能定型,而380呢?任务才下来一两年就开始批量生产了”,“持续跑起来以后的磨耗情况和稳定性怎样呢?这些不经过几百万公里的实验是不能够确定的”。
当然,此次的动车追尾事故,目前看来与工程质量关系不大,然而,在“大干快上”的背景之下,运行管理的浮躁或也不能幸免。据报道,此次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而根据铁路部门的介绍,目前铁路客运专线列车采用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能够保证前后两列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有效防止列车追尾及正面冲撞事故。那么,现在这套系统没有发挥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理论上的先进,有没有经过反复的验证?
铁道部发言人表示,铁路各方正在进行安全大检查,这当然很好,但笔者认为,还应把过去大干快上所形成的一些疏忽,该弥补的弥补,该更换的更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给人们以信心。
无论如何,傲人的高速,如果没有万无一失的保证,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关部门要拿出足够的责任心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动车追尾事故,是给高铁运行敲响的很好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