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台的国家牛奶质量标准,最近再度引起社会关注。这项标准,将过去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蛋白质每百克2.95克,分别调整为200万个和2.80克。细菌数提高了150万个,而蛋白质则下降了0.15克。如此标准,被做为“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
降低牛奶标准,最为人诟病的借口是国情。其实,生乳的标准是由“牛”情决定的。生乳是从符合国家健康标准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据农业部调查,2008年,某大型乳品加工企业收购区域内的小规模养殖户和奶牛小区的生乳蛋白质平均为2.84克。蛋白质设为大于等于2.80克,可以避免低于2.95克的生乳出现监管缺失问题。也有利于避免由于达不到2.95克的指标造成奶牛倒奶。如果不从牛情出发,过高的标准,会导致牛奶的价格提高,或者是造假之风的盛行,类似用三聚氰胺来对付乳蛋白的检测。
牛奶标准究竟该定多高?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越高越好。从消费的角度来讲,我们追求的首先是安全。否则,消费者就会用脚来投票。国内市场上,洋奶粉大行其道就是最好的明证。也就是说,在保证消费者安全喝奶的前提下,同时保证生产者的利益,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有网友说,中国乳业标准江河日下的罪魁祸首,一个叫“利益驱动”,一个叫“责任缺失”,一个叫“监管不力”。尽管话说有点绝对,但不能否认,在权衡“公众健康”和“经济发展”问题上,有些人容易把屁股做偏,忽视公众的健康。
食品安全标准是行业最高的标准,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不容许有半点含糊。无论是拿国情做说辞,还是拿牛情做开托,都不能用人的健康为经济利益让步。生命重要还是经济利益重要,这应当成为制定各种标准首先要权衡的问题。提高标准最多只是减少利益空间,带来的却是健康安全的公共生活环境;降低标准,可能保证了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短期利益空间,但会带来更大的食品安全危机和更多的经济损失。
牛奶新标准执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知最终受益者是奶农、乳品企业还是消费者?降低标准终究不是解决乳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为经济利益降低安全标准,如此先例开不得!
在全球化的今天,落后的标准保护不了长远的发展。希望我们乳品业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路子,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放心奶,让牛奶真正强壮我们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