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技术条件并不难,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身份证号码已经具备,难就难在地方利益的平衡和补偿。
坊间“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至少还需要30年”的传言终被打破。28日,经过三年历经四次审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社会保险法。这是立法机关首次就社保制度进行立法,其中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养老保险到底何时实现全国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给出了答案:最快需要5年时间。抛开这个时间长短不论,以立法形式将养老金的异地转移接续上升到法律层面,这足以称得上是社保制度的一大进步。
细看社会保险法,可圈可点之处有很多。比如,养老保险可“异地漫游”,从而解决“人走,养老保险带不走”的弊端。近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都出现了农民工退保潮。其原因即是他们缴存的养老保险不能随身转移,跨地区的缴费年限不能累计计算,而这又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参保热情。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由于社保关系无法异地转续,农民工的基本养老保险总体参保率仅为17%。此次通过的社保法明确规定,个人跨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将养老保险由“地方粮票”变成“一卡通”,打破制度障碍,任何群体都可以异地转移接续,退保也就不治而愈。
再比如,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际上要想保证养老保险的“异地漫游”,也只有将现在的地区统筹上升为国家统筹层面,打破各地“划疆而治”的利益格局,方能实现转移接续。众所周知,囿于经济发展不同,各地社保缴费标准和待遇高低有别,尤其是东西部差距巨大,像海南省文昌市曾经出现部分农民每月只能领到3元养老金这种“骇人听闻”的丑闻。这种现状也阻碍了养老保险账户在全国范围内的“无缝”划转,并出现了“转出地受益,转入地受损”的结果。这不但不利于养老保险的全覆盖,也在制度上为“异地漫游”设置了障碍。要解决这一难题,出路就是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而且,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还有利于改变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的尴尬。据悉,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结余2万亿元,但13年利息损失竟高达6000亿元。将养老保险基金放到全国“一盘棋”中来投资运营,至少为扭转困境提供了可能。
当然,诸多亮点无须细说,社保法的通过,其最大意义即在于在制度上为实现全国统筹扫清了障碍。然而,政策性壁垒清除了,具体的配套措施必须紧跟上,否则“最快5年”很可能又变成漫长的等待。
社保法多处规定了授权条款,如: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具体办法,社会保险统筹的具体时间、步骤等等,都由国务院规定。这个具体时间和步骤,尚待明确。为此,必须将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以及制度规定列入议程,而不是放在案头,慢慢地再调查研究。实际上,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技术条件并不难,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身份证号码已经具备,难就难在地方利益的平衡和补偿。虽然目前已有25个省级单位达到了省级统筹的标准,然而要平衡这些利益分配,恐非易事。
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毫无疑问是一大突破。我们期待配套的政策举措能紧跟上社保法,让全国统筹能一步到位,并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