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的新闻故事,一个接一个。刚曝光了江苏贫困县阜宁投巨资建“山寨悉尼歌剧院”的糗事,又传出财政收入只有两亿的湖南贫困县新宁年,竟豪掷4.5亿申遗。(9月27日《中国青年报》)
这种穷折腾,早不算新闻。从“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城市”到“建世界第一慈善城市”,这类败家子式的折腾和豪赌已被曝光无数。引起我注意是该县县委办公室主任接受采访时所言:如果我们这次申遗不成功,名声没炒出来,以后财政收入肯定会受影响。
好一个“名声没有炒出来”——这位真坦诚。以往被批“炒作”时,官员都会竭力辩解,刻意与“炒作”
划清界限。而这次新宁竟毫无遮掩,让人惊叹。这意味着,不少地方政府炒作已公开化。
明星拿绯闻炒作,企业制造噱头炒作,媒体标题党炒作,这些已见惯不怪。可以公信力为本的政府部门,竟也冲到炒作前台,拿纳税人的钱、借公权力进行炒作,则让人惊叹公共道德底线的沉沦了。
政府跟艺人不一样,公信力是生命。有公信才能赢得公众拥戴和民意支持——而炒作,破坏的恰恰就是公信。因为,炒作本质上是一种欺骗:把小事说成大事,把没有说成有,通过夸大宣传和制造噱头吸引关注,就是欺骗。当一个地方政府把炒作挂在嘴上时,还剩多少公信?
令人担心的是,不少地方政府如今已把炒作玩得越来越熟练。比如湖南张家界去年曾计划将张家界改名为“哈利路亚山”,当地媒体披露,那就是一次成功策划和炒作,媒体甚至公开了详细炒作计划。他们其实只想借阿凡达名气来炒作景
点。我后来到张家界玩的时候,看到景点大门广告牌上竟复印着报纸批评他们改名的评论,才知媒体无意中已成他们炒作的枪手。最近他们又宣称要将“黄龙洞生态剧场”更名为“哈利路亚音乐厅”,仍是炒作套路。
炒作,纯粹为了影响力,而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影响,所以不少地方甚至不惜泡制出一些负面事件以引起媒体关注,从而提升影响。前段时间与某地宣传部长一起吃饭,席间这位官员认真地对我说:我这边7月要策划一个什么活动,新闻出来后,能不能麻烦你狠批一下,不批评就产生不了影响。听了这句话,我嘴上开玩笑地说“你在挑逗时评家”,心里其实在崩溃,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深感某些官员炒作中毒之深。
新宁承认4.5亿申遗是炒作,人们便有理由怀疑,4.5亿包含了多少水分,申遗又是多么的假——不是为了保护遗产,仅仅是为了借此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