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盖茨与巴菲特号召富豪们捐出一半财富,40个家庭支持;在中国,“首善”陈光标公开承诺要捐出全部财产,百余企业家响应。
与此相对应的是,盖茨和巴菲特拟在中国邀请50位富豪参加慈善晚宴却引不起中国富豪的兴趣,因为很多人猜测聚会主题将是“劝捐”;
此外,媒体日前爆出“南京最小且最富的房二代”,2岁小女孩坐拥400万的别墅。
几个事件,生动地刻画出中国富豪的生态。
结合以往一些关于捐款的记忆碎片,有网友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富豪,有善心者不多,中国的富豪和美国的有钱人相比,不懂得慈善,对社会缺少责任感。
事实上,慈善并不是个舶来的玩意儿。
中国在“慈善”事业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敬老爱幼、扶贫帮困,已成为中国人民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有儒家孔子和孟子倡导仁爱和仁术,墨子主张“兼爱”,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多财,财以分贫也”,“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穷则独善其身,达泽兼济天下。古人对能力与责任关系的论断是清晰的,能力越大,则责任越大。
对为善与不为善的评判,只能停留在道德的层面。道德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但道德观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在售楼中心,富二代全款买大户型,穷二代用够贷款额度也仅能买个“蜗居”,在新的社会语境之下,道德观已经有了新的内涵:贫困即是不道德。
作为公民,不能为国家作出贡献,是为不道德;作为员工,不能为集体作出贡献,是为不道德;作为丈夫家长,不能让妻儿体面的活着,是为不道德。
纵观当今之社会,尤其是80后的年轻人,已经挣扎在不道德的边缘。
贫富分化是客观存在的,甚至被成为社会的精英的白领、大学生生存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长此以往,穷也好、达也罢,独善其身必成为首选,于是也不难解释富豪给两岁女儿买别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