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以下的菜基本没有了”,低收入群体吃不消
9月6日,在北京朝阳区团结湖早市,63岁的张大妈正在和卖菜的小贩讨价还价。“这两天菜价有点回落,特别是黄瓜降得最多,从最贵时每斤3.6元降到了2元多。”张大妈说,现在菜价还是太贵了,原来一个月的菜钱,现在才够吃半个月。以前几毛钱能买一斤菜,现在一块钱以下的菜基本上没有了。
不光是蔬菜价格在涨,肉蛋价格也节节攀升。今年7月以来,鸡蛋价格连创新高,从每斤3元多涨到每斤5元左右,涨幅创了近十年来的新高。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8月30日至9月5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其中,蔬菜价格止涨回落,肉类和鸡蛋的零售价格继续走高。至此,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上涨11周。
面对食品价格上涨,张大妈感到有些吃不消:“虽说养老金年年涨,可这食品价涨得更快。我跟老伴儿现在的月收入一共才2000多元,去掉吃喝,想存点钱真是越来越困难。”
家住北京通州区杨庄的杨大爷年近80岁,带着两个残障儿子生活,老人的退休金加上儿子低保每个月收入总共2000多元。杨大爷说:“肉和鸡蛋比以前吃得少了,菜也是拣最便宜的买。平时家里吃得最多的就是圆白菜和冬瓜,五六角钱一斤还吃得起。”为了支撑这个家,杨大爷每天蹬上小三轮在社区里转悠,拣些饮料瓶、废纸箱等废品卖钱补贴家用。
食品涨价,受影响最大的是城市低收入群体。“菜篮子”负担加重,使他们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一般家庭中,食品支出已不是“大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同样是食品价格上涨,大多数年轻人对食品涨价并不敏感;而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对涨价的承受能力要强很多。
程序和他的爱人都是“80后”,两个人在北京同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月收入加起来有8000多元。程序说,平时在单位吃食堂,有时在街边小饭馆吃,在家很少开火做饭,一个星期难得买一回菜。虽然近一段市场上粮食、肉蛋菜都在涨价,但单位食堂和小饭馆的餐饮价格并没有上调,所以涨价对他们的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在北京京客隆超市甜水园店,一层蔬菜副食卖场的货架上,既有包装精美的有机蔬菜,也有成堆成捆的“大路”蔬菜。一位女售货员说,现在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有很大不同。老头老太太还是老传统,买菜、买鸡蛋论斤称,什么便宜买什么,一买就是好几斤。而有经济能力的年轻人,则爱小包装的绿色、有机食品,买菜、买鸡蛋按“盒”算。问他们蔬菜、鸡蛋多少钱一斤,没几个人能答上来。
这位女售货员指着货架上的蔬菜、鸡蛋介绍说:“像这些精包装的有机蔬菜,不到一斤的一小盒价格卖到七八元钱;那些15个或18个一盒的品牌鸡蛋,价格卖到20元左右,比普通的菜、蛋贵了一两倍,但也卖得很好。”
正在一旁挑选鸡蛋的一位中年顾客,对食品涨价表达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当年人们工资收入主要用来“养家糊口”,食品消费占了家庭支出中的绝大部分。如今在一般家庭中,食品支出已不是“大头”。对于一个月好几千元收入的三口之家来说,粮、肉、蛋、菜等食品支出也就占家庭支出的1/10左右,应该说对食品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的父母还在农村种地,他们的生活比城里人更不容易。如果农产品涨价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我愿意承受这个负担。”这位顾客诚恳地说。
降低流通成本,给农民和市民更多实惠
食品价格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流通环节过多、成本加大是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
“这两三年,北京的菜价确实涨得比较多,今年的波动尤其大。”在北京八里桥农贸市场,已经在这里卖了6年菜的河北籍农民王跃柱说,这几年卖菜的成本越来越高,卖菜的摊位费涨了,运菜的油钱涨了,看菜摊的人工费也涨了。这些成本最后都要摊到菜价里,菜价不涨才怪。
怎样减少流通环节成本,既让农民在涨价中受益更多,又不过于增加市民负担?不少市民反映,现在农贸市场离居民区越来越远了,想买便宜的农产品很不容易。他们期盼,政府有关部门多想些办法,尽量减少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的中间环节。比如,推进“农超对接”,把超市里的农产品价格降下来;把小菜摊和小菜贩“请”进社区,减免相关的摊位费和管理费,为他们薄利多销创造条件,给市民更多的便利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