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一些名校将会“复办”初中。一个“复”字大有乾坤。为什么七年前停掉一批初中,七年后又将一些初中部恢复?一来一回变幻莫测,是知错而返还是错上加错?
要知道,七年前正是大学扩招的风口浪尖,高中学位供不应求,而中小学教育的择校风气也是一年比一年兴盛。初中属于寡盐少油的义务教育,于是,很多人就想:这么好的金漆招牌放着,白白浪费了含金量,不如用来赚钱。于是六中、二中、执信,要么初中部独立办成收费中学,要么规模缩减到最低程度,公立初中学位大幅减少。
不要一味说部门办学就反应慢、效率低,只要有利益驱动,上面让干啥,没有干不成的。十几所名校的衍生物——名校办民校,每年招生之火爆让家长疲于奔命,每年择校费堆满桌面让校长眉开眼笑。口口声声顺应市场,只是暗地“乾坤大挪移”的掩饰罢了。先是减少初中学位供应,制造短缺紧俏,然后另立分铺卖高价,既赚了钱,又赚了政绩,两两不误。
中国教育的现状是“教育部办大学,教育局办中小学”,部门办学就是行政办学。行政意志下,莫说市场需求不当回事,民众受教育权益不当回事,教育的多元发展没有空间,连教育的基本政策与国家法令,也被当成可有可无的工具,有的只是“利益驱动”。
复办初中的直接原因,说来也简单,因为国家加强了教育宏观管理。各地对择校费都在迎头痛击,北京、上海、江浙一带的国有民校也在限期整改:要么回归公办阵营,“小金库”充公,乖乖地为人民服务,要么彻底“断奶”,在市场独立生存,招生学籍什么统统不再与公校或者行政部门挂钩。
这对盛行了十年的“名校办民校”是彻底的考验:脱离了“无间道”的两栖身份,站在阳光下,他们还能生存吗?据了解,这些学校经过了长时间的彷徨和反复投票后,选择回归公办教育系统的是多数。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照原来的方式往前走了。广州市选择主动倒车走回头路,是顺理成章之事。
虽然讲明复办的初中是公办性质,但究竟怎么办还有待下回分解。广州办学政策一年一变,不能简单地人家怎么说你怎么信。据说这几所名校复办初中,将对现有的十几所国有民办高收费中学的招生造成冲击。这个可能性其实不大。
你想,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哪会不互相照应呢!最多今天张三吃多点,明天王五多拿点,这叫“利益均沾”,反正这块蛋糕足够大、足够分。只要教育资源一天不能实行均衡分配,只要教育权益是属于户籍、学籍而不是公平地属于每个公民,所谓的高收费名校,高额择校费的初中、高中,就永远不会从这个领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