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时评   
时评
每日时评:繁华的“网上信访”仍有漏洞
http://www.jiangsugwy.org/       2010-03-04      来源:江苏公务员网
【字体: 】              

    “信”是“人”加“言”,“访”是“言”字旁加“方”,党和政府设立信访局,就是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而且是讲那些难以解决问题的话的地方——汪洋同志对“信访”二字的妙解,不仅体现了政治家的大智慧,还为此后的信访工作指明了方向:找尽可能多的地方,找尽可能多的麦克风,让老百姓说话,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传统的信访政治一直处于备受争议的泥沼而举步维艰。如今是网络时代,于是网上信访应运而生,高歌猛进。以广东为例,2009年7月,广东省信访局增设了网上信访办理处,初期,网上信访量是500多件/月,现在则上升到1200多件/月。去年,共交办网上信访事项3139件,其中2305件办结,739件的办理情况和结果在网上公开(《深圳特区报》3月2日)。

  然而,《南方都市报》(3月2日)提供了另一组数字,2009年,广东省信访局共受理网上信访事项12938件,占全局信访总量的20%。我对这一个数据保持异议。哪怕按照网上信访量的最高值1200件/月计算,半年下来,不过7200件而已,距离1万件还有不小的距离。不知此数据的科学性源自何处。

  不管这20%有多大的水分,网上信访正在作为中国信访制度的重要组成零件而走上信访政治工作的争议舞台,这一点确凿无疑。问题在于,这种政治创举成效几何,是否真如上述数据所示,办结率达七成以上?此处的“办结”是什么意思:有关部门象征性做一个答复,还是从根子上彻底解决疑难?

  质言之,传统的信访工作方式已经误入歧途。通过类似信访者被送精神病院、被认为是敲诈政府等的惨痛遭遇,便可知信访制度的沦陷有多么严重,它不再是化解矛盾的通道,不再是为正义补缺的出口。正如罗纳德·里根所言:“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将“政府”置换为“信访制度”,此言可能同样成立。

  沉沦至此,症结何在?借用专家的说法,就是“试图让很可能侵害了民众权益的部门向民众提供救济”。信访的本质,依然是一种人治,用清官救济贪官,用上级救济下级。然而,当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完全一致,是手臂与手的关系,这种救济的可行性便遥不可及。最初建构信访制度,是作为法治的补遗,不曾想到头来拖了法治的后腿。

  这是病根。由此出发,很容易窥见网上信访在繁华表象背后的漏洞。诚然,它拉近了上访者与信访局的距离——这要感谢网络的虚幻气质和平等精神,现实当中,你将一份投诉文件呈上信访局是何等困难,在网上,敲击几次键盘即可,就那么简单;加速了行政效率,节约了行政资源;最令人振奋的是,它居然有那么高的办结率。但是,这些只是技术上的改进,本质上,你的投诉能否取得一个满意的答复,还得看信访官员与相关主管部门的脸色。

  3月1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召开第三次网友集中反映问题暨网上信访事项交办会。“交办”一说,实在意味深长。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徐少华担任“督办人”。据他向网友“汇报”,上次交办的20个问题,有18个已经办结。本次交办的20个问题当中,有13个来自网上信访。徐少华现场要求,三个月内办结。

  我绝对相信,有关部门肯定能完成任务。只有一个疑问:如果没有徐少华同志这样铁面无私的“督办人”,办结率还能那么高吗?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