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者、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撰文提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他说,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救山村乡野里那些有失传危险的古老艺术,也要救人们不经意中可能丢失的“年味”。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对外交流增多,传统节日文化、过节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洋节日”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宠。传统节日或多或少出现淡化现象,春节的“年味儿”似乎也没有以前浓了。
尽管如此,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仍然承载着民众阖家团圆、祈福祝愿、喜迎新春等传统文化内容,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并未根本改变,这一点远非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所能比拟。把传统春节文化呵护好、弘扬好,不仅可以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而且能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在国际上树立更具民族特色的良好人文形象。
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离不开年青一代的传承。当代年轻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丰富,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张扬个性的元素日益突出。“年文化”只有与时俱进,将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和谐地接轨,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
传承好“年文化”,需要以更加自觉的积极努力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弘扬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近年来,我国在春节传统假日的基础上,把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取消或调整除夕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从政策层面为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作出诸多“利好”规定。
传承好“年文化”,需要合理吸纳西方节日中“注重个人情趣和格调,注重自我空间的惬意和浪漫”等积极成分,让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也能从传统“年文化”中找到舒缓压力的途径和放松自我的乐趣。
传承好“年文化”,还应具有必要的市场意识,大力发掘、培育出既符合传统习俗,又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符号和形象。比如,通过对十二生肖的深度挖掘,让每年春节的主题更集中,形象更亲切,相关的市场开发更充分。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借助市场的力量,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弘扬,收获更多公众的喜爱认同。
保护、传承好“年文化”,是一篇需要政府、民众、商家、媒体、学者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才能写好的大文章。期待着“年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实现传承,在与时俱进中发扬光大,魅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