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党建新闻和干部新闻里多了一个热词,那就是“基层之路”。从人民日报连续开展“基层的路越走越宽”到安徽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一批基层干部的事迹感天动地。
基层干部生活在群众中,工作在第一线。他们的呼吸与老百姓最近,他们的感情与老百姓最亲,他们的政绩与老百姓的利益最密切。群众从基层干部的身上了解共产党的形象;群众从基层干部的所作所为上,理解政府的政策;群众从基层干部的得失成败上判断制度的优劣。
像沈浩这样的基层干部,从省里下来,与群众同甘共苦,想方设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群众谋取福利,群众最欢迎,舍不得他走。这样的干部,才符合共产党的宗旨;这样的干部,才适应时代的潮流。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在遥远的边疆,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需要那些有志气、有理想、有干劲、有知识的基层干部。
如何判断一个干部成功与否?现实中,无论是介绍一个人的简历,还是介绍一个人的事迹,人们可能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那个人的官职放到显著位置。这是一种陈腐的“官本位”意识。其实,基层干部往往官不大,但是,优秀的基层干部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社会奉献了宝贵的青春。他们是成功的干部,他们应该受到尊重和推崇。
与基层之路相关的是各地考公务员热。正常的选拔公务员考试,竟然成为名列榜首的“国考”。考录公务员是国家选拔从事公务的人员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国家还可以从基层直接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机关。有什么必要把公务员抬高到不适宜的位置呢?假如基层的各类待遇比机关里的公务员丰厚,人们对公务员的看法发生了实事求是的变化,还会有什么“考公务员热”吗?
基层干部是党的基础。没有一支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难得到落实,群众的福祉也很难得到保障。当宣传基层干部、爱护基层干部、鼓励基层干部、重用基层干部成为一种制度,一种共识,一种价值观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走向基层,一展身手,造福百姓,同时成就自己。
公务员该考还得考,基层更应该成为制度关注和改革的重点。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特别是还处于贫困和落后地区的老百姓,更需要像沈浩这样的优秀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