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择校热”已成为痼疾,不仅严重损害教育公平,也绑架了无数家长和孩子。不久前,“就近入学”变成争相“择校”、择校费“被自愿”被央视列为八大“教育潜规则”之首。不过,有关领导近来对“择校”问题的表态,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希望。
被民众寄予厚望的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就任后第一次公开发言,谈的就是“择校热”。他认为,解决“择校”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也被确定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为此列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
同样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表示,当前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是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反映,必须下大力气尽快解决。(12月2日《齐鲁晚报》)
“择校热”是个老问题,但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已经成为教育乱收费的主要源头,严重侵蚀免费义务教育的成果。动辄上亿的择校费,也成为一些中小学领导腐败的诱因。择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而一些“航母级”名校的扩张,反过来又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一旦陷入恶性循环,让人很难分清谁是因谁是果。
当然,被择校所裹挟的家长,客观上也助长了择校热。学生家长是择校的受害者,但一到自己孩子这儿,摇身一变又成了择校的拥趸,排队交钱还要“自愿”。一旦择校成功,还在那儿暗自庆幸呢。正是这些恶性循环,使择校热陷入“治理—反弹”的怪圈。
根治“择校热”,维护教育公平,首先应强调主管部门的责任。如刘延东所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义务教育作为人的一生中历时最长、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作为初始的学校教育和覆盖最广泛的教育,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领域。”根治择校,必须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这已成为普遍共识,问题仍在于如何落实。
所谓责任,首先在于教育投入。在硬件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应该首先落实公平原则。教育投入要少干“锦上添花”的事,实现城乡学校公用经费、生均教育经费标准的统一,保证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的均衡,才能大大改善落后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吸引力。
其次是师资的均衡。如袁贵仁所说,择校很大程度上就是择师。要把教师当作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城乡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随着教师待遇的改善,在就业压力下,教师岗位对很多大学生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应该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
鉴于弱校起点较低底子薄,要想缩小他们与“名校”之间的差距,尽快实现真正的均衡,其实无论在硬件教育资源还是在师资配置上,还应该优先向弱校倾斜。
在安徽、山东、河北、江苏等一些地方,已经在端平教育均衡“这碗水”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只要教育资源均衡了,“择校”就失去了动力。根治“择校热”的方向是明确的,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有可靠的投入机制、持之以恒的决心,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无奈择校的家长不再“被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