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公务员面试的过程中,有一类题型是让很多考生特别崩溃的,即让考生谈谈对一句文言文的理解。面对这种情况,心理素质差的考生就直接崩溃,在考场上憋了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最后干脆直接放弃。心理素质稍好的考生也能根据自己的第一理解开始答题,但又不够自信,在答题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对句子的理解,结果答案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前后相互矛盾。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会给考官留下比较差的印象,直接影响此次面试的结果。那么,面对根本读不懂的句子,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下面江苏公务员考试网结合例题为大家详细讲解。
【真题展示】
例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例2.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曾写过一首哲理诗《泾溪》 : “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公务员面试当中的文言文有什么特点?
一般而言,公务员面试当中的文言文倾向于考察人生哲理,价值观,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话语,而一般这样的文言文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高度对仗,擅长正反对比。比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了解这个特点之后,我们在遇到文言文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词义的意思,尤其是遇到个别词汇没有把握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对比的这个特点,理解其相对的词即可。
比如“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这是一句文言文,看似艰涩难懂。但如果我们能稍微沉下心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四个“远”、“迩”、“高”、“卑”。这四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远”、“高”一眼就能看明白,就不多说。“卑”,大家可以想到的,古装电视剧中官员在上级面前自称“卑职”,“卑职”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比您的地位低。那么“卑”的意思也就是“地位低”了。这时候我们发现,“高”和“卑”就是一对反义词,相应的,“远”和“迩”自然也就是一对反映此,那么相对于“远”,“迩”自然也就是“近”了。
除了这四个词之外,还有一个词“自”,“自”可以是“来自于”,也可以是“从……开始”,放到这句话中,“远自迩”,“高自卑”,就可以知道,这句话中,自应该是“从……开始”。
那这句话的意思便一目了然了,即远行一定要从近的地方起步,登高一定要从低的地方开始。观点可概括为“昭示人们干事创业既要有“登高”、“行远”的目标,志存高远,敢想敢干;又要自“卑”处、“迩”处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懂了关键词的意思之后,对于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就是从字面上去翻译即可。
比如,“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字面的意思即“在水流湍急的险滩,人很谨慎,终年不曾听到有人被水淹的事情,反而是水流平缓没有险滩的地方,却常常有人被水淹没。”字面上的意思出来之后,道理就很显然了,即“很多时候我们的错误都是由于对环境的麻痹大意造成的。”
再比如“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先看这句话的字词,没有太难懂的,那就可以着手字面的翻译了,“勤奋学习就像春天的麦苗一样,不见它每天的增长,日子久了便有所长;不学习就像被用来磨刀的石头一样,每天不见它有所损失,日子久了便有亏损。”很显然,这是一个对比的句子,突出强调的是勤学,也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
更多面试指导可点击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面试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