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随之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只有经济发展和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协调,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鉴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惨痛教训,中央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但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这一方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真正得以贯彻落实,一些地方仍然在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首先,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2009年6月3日,两家民间环保组织发布了首份中国环境信息公开评价报告。在113个被评价城市中,得分在60分以上的城市仅有4个,不足20分的城市多达32个,而113个城市的平均分仅为30分左右。
其次,气候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据世卫组织称,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是在中国。中国的空气污染程度要比其他国家高,水污染问题也很严重。据世界银行评估,环境污染所致疾病造成的损失占中国GDP的2-3%。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问题在加剧,环境突发事故的风险在增加,长期积累的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尚未解决,新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又不断加剧,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了人民的生存质量,而且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事件链接
1.大连输油管爆炸污染海域:
2010年7月16日晚,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起火爆炸,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
2.紫金矿业废水直排江河: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12日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紫金矿业,当初是靠压低成本提炼“低品位”金矿发家而闻名,然而伴随它一路的却是多次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此次污染事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命健康,都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
3.汕头无人海岛建别墅:
汕头无居民海岛鹿屿岛的西北侧,面海而建了多幢别墅,开建近一年竟然没报批,属于违法建筑。鹿屿岛上的7幢建筑物已经对自然风光、植被等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岛上建筑物的污水也将会污染周围的海洋环境。
4.千岛湖被矿区泄漏污染:
2010年7月15日,杭州市淳安县梓桐镇三联村的一个铅锌矿场的污水处理池发生塌方性泄漏,导致部分污水流入千岛湖支流,威胁到千岛湖水质安全。
三、原因分析/影响因素
1.环保意识差,认识不到位
在经济发展上,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排斥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之外,经济发展思想出现偏差、宏观决策出现失误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2.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是靠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铺设新摊子来实现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资金投入不足
环境治理、防止环境破坏以及发展环保产业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认为花钱搞治理费用高、没效益、不合算,因此不愿做环保投入。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四、提出对策
1.加强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宣传和环境法律的教育,提高公众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通过各种媒体报道生态环境现状,加强对环境法律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民众、政府相关部门的生态环保意识;转变各级主管部门、企业及群众“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把环境影响评估纳入到所有的重大经济决策中。
2.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完善政策协调体制,落实相关部门责任。一是加强国家监察,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二是落实单位和领导负责制,综合运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严格执行环境法规,自觉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将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科技型和清洁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延长生产链条,增强企业关联度,形成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链网结构,实现企业间资源的最佳配置、物质的循环流动、废物的有效利用,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
4.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要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到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之中,设立生态保护和建设专项资金;同时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多种融资渠道,实行污染治理多元化,鼓励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国外资金,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化、防治水土流失、城市保洁等项目的环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