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
A.书面劳动合同
B.口头劳动合同
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
D.当事人自由约定
2.( )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A.政府档案
B.政府信息
C.行政信息
D.行政档案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B.记大过的处分期间为十八个月
C.解除降级处分后,还可以晋升到原级别
D.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 )或者( ),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
B. 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
C. 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
D. 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
5.卢某承包牛头湾海域养殖多年,2002年1月根据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向当地县人民政府申请核准,要求继续使用原海域。但县政府将该海域使用权拍卖给了当地一家外资公司,并指令县海洋局为其办理了海域使用权证。卢某不服申请复议,本案复议机关是( )。
A.县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C.市海洋局
D.市人民政府
6.村民陈三经村委会批准在一宅基地建房,陈三先在所批地东头建了二间,正在兴建西头二间时,村委会张主任以陈三已建二间房屋足以居住为由出面制止。陈三则以宅基地已批给自己使用和持有县政府颁发的房屋确权证为由不听劝阻。村委会报告乡政府并经乡土管所同意,责令陈三立即停止施工并限在15天内拆除西房。陈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请问此案被告为谁( )
A.村委会张主任
B.村委会
C.乡政府
D.乡土管所
7.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复议案件中,发现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省政府文件与国务院行政法规抵触,其正确的做法是( )
A.送请省政府作出解释
B.中止案件的审理
C.送请国务院作出裁决
D.以行政法规为依据作出复议决定
8.行政相对人在起诉书中指控的被告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时,受诉人民法院应( )
A.应予受理,因为最终明确被告是法院的职责,法院可要求起诉人补正
B.不予受理,因为起诉不满足有明确的被告的要求
C.应予受理,因为指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就已满足起诉有明确被告的要求
D.不予受理,因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而不能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9.下列有关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被告,应当是作出相应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国务院主管部门
B.被告对其作出的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反倾销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C.人民法院依据被告的案卷记录审查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被告在作出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时没有记入案卷的事实材料,也可以作为认定该行为合法的根据
10.若原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时,下列表述中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在特定条件下,持票人可以将此票据再行背书转让
B.若持票人将此票据再行背书转让,该背书行为无效
C.若持票人再行背书转让,原背书人对现持票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D.此票据只能背书记载“委托收款”字样,不能背书记载“质押”字样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com.cn)参考答案解析
1.【解析】A。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所以,劳动合同应当订立书面形式的。
2. 【解析】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3. 【解析】A。根据《公务员法》第58条规定:“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第59条规定:“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所以A项说法错误,因为受警告处分可以晋升工资档次。
4. 【解析】B。
5. 【解析】D。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3条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本题县政府的上一级是市政府,因此只能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6. 【解析】C。本题唯有乡政府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故被告只能是乡政府。行政诉讼的被告一定要有行政主体资格,个人、村委会、乡土管所都不属于行政主体。
7. 【解析】D。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规章及其以下规范性文件。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效力是高于省政府文件的,二者发生抵触时应直接适用效力高的法律,即国务院行政法规。
8. 【解析】A。起诉的条件包括:(1)原告适格;(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所谓“有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名称,即明确与自己发生行政争议的机关的名称。
实践中,原告指明的被告不一定是真正的被告,但只要原告指明自己告谁,有明确被告的要求即满足。如果原告所指控的被告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某种条件所限弄不清应告哪一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应该帮助原告找出应该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并让原告在起诉书中补正,即行政相对人在起诉书中指控的被告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时,最终明确被告是法院的职责。
9. 【解析】D。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反倾销行政案件的被告,应当是作出相应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国务院主管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被告对其作出的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反倾销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依据被告的案卷记录审查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被告在作出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时没有记入案卷的事实材料,不能作为认定该行为合法的根据。
10. 【解析】C。根据《票据法》第34条的规定,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再做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因此C项符合题意为。
原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时,只是排除自己对其后手再做背书转让时的责任,即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持票人仍然可以背书,因此排除A、B、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