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1.2006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7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3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D.承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2.关于刑罚与犯罪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必要条件B.没有犯罪也就无所谓刑罚
C.刑罚是由于犯罪而产生的法律后果D.刑罚并不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3.人生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 )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B.社会对个人贡献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D.个人向社会索取等量的贡献
4.驾驶执照属于( )。
A.一般许可B.特殊许可
C.独立许可D.附条件许可
5.债发生的根据即产生债的法律事实主要有( )
A.合同B.不当得利C.无因管理D.侵权行为
6.法的要素主要包括( )。
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事实
7.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 )。
A.绝密文件B.群众上访信件
C.过时的文件D.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
A.民主纲领B.经济纲领C.政洽纲领D.文化纲领
9.群众观点包括( )。
A.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B.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C.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10.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
A.民族矛盾的根源已完全消除
B.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民族压迫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解析
1.AD【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同时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可因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而中断。在本题中王某所遇不可抗力中止时效的条件不符合法律中的要求。故A项的说法正确。由《民法通则》第125条规定,在地面施工受损的民事责任中,责任人是承包人,而不是发包人。故D项正确。
2.ABCD【解析】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因此四选项均正确。
3.AB【解析】人的价值是价值关系的特殊形式,是以人本身及其活动作为价值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人的价值的二重性,必须首先明确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其次是社会对个人贡献的尊重和满足。
4.AC【解析】驾驶执照属于一般许可和独立许可。一般许可,是指申请人无特殊限制、特定要求,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有关许可机关即应发放许可证或批准其申请。以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独立许可和附条件的许可。如驾驶执照是独立许可,商标许可是附条件的许可。
5.ABCD【解析】债的发生,是指一种新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出现。债的发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为基础,这个法律事实就是债的发生根据。债的发生根据主要有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等。
6.ABC【解析】法的要素包括。法的原则、规则、概念以及法的技术性规定。
7.BCD【解析】需清退的文件包括绝密文件和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文件;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群众上访文件、过时的文件、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
8.BCD【解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江泽民于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这个基本纲领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9.ABCD【解析】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已解放自已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0.BCD【解析】我国民族矛盾的根源还没有完全消除,因此A错误。而选项BCD是正确说法。